双语观鸟·童探自然——学院青协“润予”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童声译鸟语,国庆暖志愿。10月1日,成都市温江区全国科普月“双语观鸟·童探自然”科学实践活动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顺利开展。活动由温江区林长制办公室、生态环境局、教育局、科协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第135学生科考队、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师生、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成员、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共同参与。

初遇飞羽,校园寻踪

活动伊始,严国昊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观鸟第一课”。他耐心地讲解了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爱护准则,并强调了观鸟的核心要义——“静”。“只有安静,才不会惊扰鸟儿,才能看到它们最真实的生活。” 严老师的话让孩子们瞬间进入了小小科学家的角色。接着,严老师为同学们分发了精心编印的《温江常见鸟类图册》及观鸟记录表。图册中收录了20种本地常见鸟类,生动详实。记录表则引导孩子们从时间、地点、鸟种、数量、生活环境与行为等多个维度,系统而科学地记录观察成果,从小培养起严谨的自然观察习惯。

在志愿者的引导与守护下,小朋友们沿柳林绿道至钟楼,最后抵达静谧的柳湖,这条精心设计的观鸟路线成了孩子们的发现之路。借助专业望远镜,赏白鹭翩跹、翠鸟点水、白头鹎鸣枝、白鹡鸰跳跃、珠颈斑鸠踱步……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在眼前展开,孩子们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测飞鸟,兴奋与惊奇溢于言表。他们走走停停,时而举起望远镜凝神搜寻,时而埋头认真记录。笔尖在记录表上沙沙作响,脸上洋溢着惊喜、兴奋与满足。这不仅是一次观察,更是一次与自然生命的真诚对话。

鸟语童声,双语寻踪

下午的“双语课堂”学以致用环节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来自我院的李鸿余同学为两校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双语鸟类知识课堂。他用英语介绍了柳林校区的特色地标,生动讲解了鸟类身体各部位的英文表达。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回忆上午观察到的鸟类,并用中英文进行介绍。小朋友们踊跃参与,自信表达,展现出出色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对自然的热爱,现场气氛热烈。课程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在校园里边走边巩固学习成果,尝试用新的视角和“语言”去欣赏鸟儿。

收获满载,童心寄语

活动尾声,每个孩子都分享了全天的感受与收获。有的为认识了新鸟种而自豪,有的学会了观察自然的新视角,有的感叹于自然之美。

在活动总结环节,严国昊老师主持观鸟成果汇报会,给予了孩子们更为专业的观鸟建议,鼓励他们成为保护自然的小小使者。每一位小朋友都上台分享了当日的观察记录与心得。

我院学子充分发挥语言专业优势,深度参与青少年自然教育与双语实践,通过知识传递、互动引导等服务,既助力青少年自然感知力与语言表达力的双向提升,更以扎实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社会服务”融合实践,依托学科特色搭建多元育人平台,为赋能青少年教育发展、服务社会需求贡献更大力量。(撰文/段翔镨;初审/罗晗葳;复审/罗燕;终审/严荣)



Copyright@2021    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rights Reserved  |  jmwy.swufe.edu.cn